那些在清大的日子(下):我在載物學設計、玩動畫;鋪草地、蓋房子;辦報紙、組競賽

賴靜儀 Chingyi Lai
25 min readAug 2, 2020

此篇為「那些在清大的日子」系列第二篇,主要介紹我在書院的小組經驗。書院的簡介在第一篇 什麼是載物書院

目錄

🎈世紀豐富的日常
好玩的筆友活動(2018、2019)
喝杯酒,做個朋友吧!
第三學期:好野人(2018)
意外的打工機會:速速製衣(2019~)

📜對於藝術與人文的追求
讀書會初試啼聲(2017)
設計(2017~)
產創網路媒體小組(2017)
毛毛朋友詩社(2020)
動態設計(2020)

🌻陰錯陽差的美麗緣分
草地(2017)
花園(2018)
房子(2019)

🤸‍♀️團隊合作帶我飛
載物清時(2019)
清華創業日(2018~2019)

🙋‍♀️獨自經營
圖像敘事(2019)
Free Style 設計讀書會(2020)

結論
未來

🎈世紀豐富的日常:不怕沒活動,只怕你沒空

平常日子,除了書院以外,還有課業(這就會花很多時間)及以下活動任選:朋友聚會出遊夜唱聊天、全校性活動、系上活動、友會活動、英文檢定、談戀愛、國際交換、課外讀物、打工、實習、專題、助教、出國等,另外有些人在大學就開始自己的副業,需要放棄與自學的東西又會更多了呢。所以時間的掌控與取捨變得相當重要。書院提供資源與環境,是否要參加是掌握在自己手上,因此加書院是否很忙是因人而異啦。然而,如果腦波跟我一樣弱,適時喊卡、確認目標就變得很重要,因為實在太多有趣好玩的事情不想錯過呢!

以下擷取在這段日子印象深刻,並且關於載物的回憶,在這邊做條列式的統整。

好玩的筆友活動(2018、2019)

第一次:完美偵探的過程(2018)

齋團隊會將報名的齋民配對,並盡量將不認識的人湊在一起,通常是一男一女。剛開始,雙方只知道對方的筆名,還有一些簡單的資料(興趣、喜歡與討厭的三件事等等),並每周準備一個主題,讓不知道該寫甚麼的人參考。

當時很有趣,我和筆友會在信件內容透漏一點跟自己相關的事情,但又避開會暴露自己身分的訊息(像是家鄉只形容風景不講地名、最近在忙的事只講性質不講名字等等)。我的筆友率先猜出我是誰,之後就鋪梗讓我跳(裝還不知道我是誰,講一些擾亂我判斷他身分的言論),在倒數最後一封信,一次寫出根據哪些因素判斷我的身分,並列出之前我不講明白的細節(我家附近那條河名、我在忙的三件活動……)。這時候,看著身分被揭穿的那封信,我也意識到對方是誰了!

「成功在最初三個月認識超過100個人……(這是他的第一封信)」載物一屆不到100人,都認識那麼多人了,怎麼可能不認識我!我認識他!

「送我的幾何吊飾拆開來有他的電話號碼……(這是後面的信附上的禮物)」會用紙摺複雜的幾何模型(真的是複雜到我拆開來會組不回去所以不敢拆開……(遑論電話號碼😂))是會哲幾何模型的朋朋!

另外根據一些雙方的共同回憶,我猜出是我的數學天才朋朋,小小年紀就有幾何積木遊戲專利的數學系朋友。(這是他今年做的(貌似第二個專利))

筆友送的其中一個小玩具(後製成三個,圖放到Medium上才不會太大)

第二次:緣分滿滿的學弟(2019)

大二時筆友活動停辦了,大三看到消息又參加了一次。

這次我很確定應該是學弟,對方也覺得我是學姐,因此過程和和睦睦,沒有上次那種刺激的情節。見面時發現他是男友創辦的組織中的一員,而且我之前在幫忙面試時對學弟有印象(他用很坦然的態度說他沒朋友,後來在仁廚遇到時跟我打招呼又說了幾句討喜的話,因此有好印象)。

學弟除了認識男友先生,也是我好朋友的室友,所以在大三下因為課程因素我也常常拜訪他的寢室,可以說是相當有緣份的一位筆友。

另外我也參加過厚德的交換書,但拿到一本我看過且寫過筆記的書(意味相當熟悉)(青春第二課)😂 當複習也不錯啦。

喝杯酒,做個朋友吧!

如果有看過我的第一篇文,可以發現我對夜律宿與酒吧的偏愛(一直提)。對我來說,夜律宿和酒吧是載物很有魅力的組織,全齋民都可以參與,畫面和感受很溫馨,符合我對大學的想像。希望我不會忘記放鬆坐在吧檯跟齋民抬槓,聽夜律宿好聽音樂的感受。

大一時和朋友在酒保要收酒時,要了酒杯拿去成功湖,乘著月光湖水走走,聊一些感慨、迷惘、議題和想法,是一件浪漫的事情。

其他像是呷早頓小組做飯給大家吃、甜點小組在宿舍開起店鋪、載物耶舞的載物風格(興致來了就辦起來,倉促簡樸而不失樂趣)、小悶騷的舞台讀劇……大大小小的體驗與活動還有很多,大一可以好好體驗,大二大三就是抽出時間上緊發條拉。

第三學期:好野人(2018)

有乳牛花紋的貓兒是我見過最有個性的貓,我還記得抓子劃過的滋味(誤#

第三學期是書院辦在寒暑假的活動,希望學生利用這段比較彈性且自由的時間,走進陌生的環境,體驗在地生活、探索人群的差異性、學習與自己不同的人對話。實際活動的種類繁多,包含打工換宿、窮遊、花東慢走等等,詳情請至官網

我在大一的寒假參加了在台東塔羅塔羅山的打工換宿。經營果園、提供住宿的是輝哥與麗姐。輝哥麗姐養了一隻貓,蓋了幾棟木頭房子,經營一間枇杷園,過著浪漫健康的生活。早上我們到果園工作,傍晚採野菜,晚上回屋子看紀錄片,睡在共棲寮。我們取自然名,設計菜單煮三餐,採集野菜認植物,看山看海看星星。

同行的橄欖枝是中文系的學姊,和電機學長鴞先生是當時果園裡的神鵰俠侶。學姊很活潑,和鴞先生會跑來跑去拍照。而鴞先生本身是一本會行走的自然百科全書,會認植物、鳥類、星座,還會學鳥叫,令當時的我印象深刻。上次遇到相同能力的人,是高中念書時的同學,現在已經是台大昆蟲系的學生了。

我和小夥伴們睡的共棲寮(當時在日記畫的圖)

這趟旅程帶我體驗了一場田園生活,與各種小生物們相處,遠離人為的光線,沉浸在自然的懷抱。我摸到蜘蛛網不再驚慌失措,我對攝影和辨識植物產生興趣,我看到夢想中的星空,我相信我能煮一桌菜,我認識了一群可愛的人。

貓咪、漂亮的前陽台(當時在日記畫的圖)

有時候我們想著未來想著夢想,卻忘了專注於現在的生活。事實上,好好過每一天,循序漸進,就能把人生過好,日子過好。

有一天晚上,我們與麗姐聊天,她這麼說。我想起毅誠學長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、小魚學姊的個簽是好好生活;我想起我優秀的同儕、兢爭激烈的日常。

也許現在的我還什麼都不是;也許我勢必得放棄一些現有的機會與名聲,去換取更符合我目標的門票;也許有些回報來的晚甚至幾乎不被看見……。我還是要沉住氣,一點一滴累積,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

主屋裡面的木造擺設、麗姐說的話(當時在日記畫的圖)

意外的打工機會:學生創業 速速製衣(2019~present)

這不在載物的體制裡,也不算載物主打的創新創業,反而偏向現有產業。然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衣服能做的這麼快,說不定在流程和編制上有創新?會擺在這篇文章是因為,裡面從創辦人到員工,有許多書院人(也有院外,甚至交大、台大)的加入,對我來說,它包含在書院經驗的一環。

速速製衣是一間製衣公司,像是營踢、活動踢、情侶踢都能找他們做,類似大學城、完美獨衣等公司。此公司由與我同屆的兩到三個學生所創立,姑且稱他們為清大 A、B 男與交大 C 男。清大 A 男和 B 男是高中同學,他們似乎擁有一種從小認識的默契。兩人個性差異大,一個大膽鮮明,一個成熟穩重,就像從漫畫跑出來的少年(補充:清大 A 男是竹梅賽創辦人,在清大養過雞,當過學生議員,自稱清華隊長,由此可見他的狂人個性)。交大 C 男性格活潑抗壓性高,是我擔任美編時最常溝通的部長,整體來說合作愉快且新鮮。在當中我負責將圖檔轉成向量檔、改圖,或提供配色建議,偶而有插畫案子給我做。負責過最大的案子為竹中校慶案,做了種類繁多的紀念品,從徽章毛巾資料夾到書包等等。

另外我知道比較偏向創新創業,並且成功的案例,像是夢想一號魔術方塊工作室

📜對於藝術與人文的追求

高中從三類組轉到一類組,目的是朝自己的夢想前進。我的職業追求從小與藝術人文有關。雖然我對物理化學也有興趣(在三類時的表現應該是不太差,曾經拿過班排第四),甚至喜歡過數學(國中的最愛),心中對藝術與人文的追求依然強烈。在大學我為自己設下的其中一個目標是「盡最大努力嘗試新事物,探索人生最佳可能性」。因此我曾經嘗試阻止自己參加藝術設計或人文類的活動,想把自己改造成另一種「更符合社會期待的樣貌(在清大我選擇計財)」,後來宣告完美失敗。我又走回我心之所向的老路:藝術與人文。以下是我參加過與藝術人文相關的書院活動:

讀書會初試啼聲(2017)

大一時參加了人社學長辦的讀書會,雖然運行的時間不長,卻是我對讀書會思考的開始,也讓我對於性愛、浪漫、厭世、批判等文學有了新的認識。我過去所讀大多為官方、奇幻、女作家、傳記或是課堂上的文本等等,遇見這群人打開我的新視野,讓我體會到在禁忌邊緣遊走、大膽說話的感受。即使到最後我知道自己不是這個派別,仍然是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體驗。

設計(2017~present)

因為時間因素,我沒有參加過書院的平面設計小組。但我的載物家長是創辦人 Munus,入學後受了許多影響。在大一時也加入了學生會設計部,在其中對設計有初步了解。而從大二下,我開始修讀清華大學與設計相關的課程,並在課餘讀書、接案、組織小組,接觸在設計產業工作的前輩,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對設計與藝術的了解。

最後附上我的作品集

產創網路媒體小組(2017)

在這裡我認識了一群奇葩同學。

往後在凌晨夜晚全員上線的祝福下,我與弘同學、姿同學、欣同學慢慢發展出聊心事、出去玩、共煮共食、夜聊喝酒等相處模式,凝聚了這段既正向又荒唐的友誼。最後值得紀念的是我們不健康的群組名稱,這段不會想再經歷的歲月:大家不睡覺。

難得挑到一張大家有睡飽的照片(說走就走去溜冰)

話說回來,網路媒體小組的課程內容,主要包含兩件事,一是網路媒體的歷史,另一是廣告類型的分析,我們也嘗試自己寫故事拍影片,並在期末發表,我在當中主要負責寫劇本與拍攝協助。

沒睡飽聚會示意圖一
沒睡飽聚會示意圖二

毛毛朋友詩社(2020)

毛毛朋友詩社是同家學弟創辦的小組,主要活動包含四堂聚會(備課漢準備教材)、兩堂讀詩會、一項美好生活提案。我在其中負責帶領一個附屬小組,擔任小組長,確保該小組聚會時的討論與活動參與。

毛毛朋友是一個組織文化很特別的小組,主打兩項特色:交朋友與讀詩,並且從創立到運作都有很一致的立場與要求。三位創辦人都是風格獨具的文藝青年,在這邊推一下其中一位的Behance攝影集

山中Sophie家的毛毛聚會,是一群懂得浪漫的人

動態設計(2020)

動態設計是由優秀學妹創立的共學小組,我在裡面乖乖當一個小組員,學習我曾經的動畫夢想。學到很多,過得很開心,體驗後生可畏(誤#)。

小組有兩次前導課程,由創辦人大大帶我們探究動態設計是什麼?動態設計的歷史,現存知名的年會、公司等。

接下來有四次工作坊和四次防懶組聚。工作坊帶我們認識AE的基本操作與動態作品的分析。AE的操作包含介面、基本功能(關鍵幀、五大屬性等)、特效應用、表達式撰寫等,動態作品的分析包含動畫 12 法則、情緒流、轉場等;防懶組聚是大家聚在一起寫小組出的回家作業的貼心機制,一方面避免我們交不出功課、解決做作業時碰到的疑難雜症,一方面促進交流、凝聚小組感情。

實際執行上還是會遇到許多問題,像是大家都太忙拉,有些人消失拉,到期末也很難維持防懶組聚和作業的繳交。經歷這個學期,我對轉場的掌握、軟體的操作,都還有許多需要精進的地方。但整體而言,花了相對少的時間,對AE和動態設計產業有了初步了解,我認為是非常扎實的小組。

(小組作業基本上是花自己的時間,摸索做出。每個作業會有一個主題,和限制的最低長度,每個人都做的不一樣。並非提供好劇情、教學一步步照做,而是發揮個人創意的作品)

小組作業一:What is Creativity
小組作業二:COVID 19

🌻陰錯陽差的美麗緣分

大一時原本選上了國際月刊服學,不幸在開學後學校通知取消合作,於是我報名載物書院服學。載物服學分為九個小組,我一開始志願選填落榜木工服學,上了國際移工。當時以為自己一定會上木工服學所以很震驚,後來與老師協調後轉到生態屋頂服學,沒想到這個意外開啟了我大學數一數二的美麗緣分。

草地(2017)

生態屋頂服學主要服務於合勤演藝廳的屋頂,種植花草,經營「空中花園」。當時在最後一刻選擇此服學是因預設了屋頂花園的景致很美,身處於居高臨下的頂樓,應有不錯的視野。

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。

一上屋頂發現合勤演藝廳只有兩層樓,建築旁的大樹和教學樓個個比花園高。說到花園,本身並無很多花草,雜草也待除。最無力的是地上的防水層,坑坑巴巴一大片,讓整體風光更顯淒涼。而服學的課程內容除了我期待的種植花草,還包含挖土、搬磚塊、定時澆水等等在繁忙的大學生活中沒有預期到的事情。

就在我考慮退出時,迎來我加入小組後第一堂課。我心裡想著我還沒退出,不如去看看狀況也不錯。上課地點在當時實齋的小閣樓,整班的氣氛相當融洽,甚至可以說是真誠溫暖,嚇傻了當時一個人都不認識的我。助教紫倢在學期初破冰讓大家認識後,賦權給我們這些新生一起規劃這學期的目標,當時大家天馬行空地規劃著,覺得防水層太醜了,我們要鋪草坪!

助教點點頭說:「我們就來鋪吧!」

結果我們真的舖了草坪。

這種把一個地方煥然一新的成就感很真實,合作的同學們也很願意做事情,因此我決定留下來,想與夥伴們打造更多東西。

接下來經歷了鳥居木屋製作與彩繪、木桌製作,下學期更新建了花園、增加了不同的作物與花草、經營粉絲專頁、參加綠市集……。下一屆繼續西部大拓荒,增加屋頂的種植面積、爬藤植物設立、建設澆灌系統、堆肥系統……。再下一屆除了要維持營運基本作物外,也陸續新增植栽、彩繪屋頂牆壁……。

這樣生生不息的服務學習小組,不只在實作與發想上做了很大的突破,在參訪與娛樂上也不遺餘力。

紫倢助教的趴呢智翔助教接洽了學校附近的阿登的農場,我們體驗了一日農夫,玩了漂漂船,賞了油桐花,期末吃屋頂的植物火鍋大餐……。

服學結束後,屋頂沒有散,我們已經是一家人了,我們自稱載物 14 家。

屋頂種的新鮮漂亮的菜、期末火鍋趴

花園(2018)

上學期蓋草坪,下學期來種花吧!

經歷一次寒假,才了解到,期初看到屋頂的慘況是因為在寒暑假植物難以得到足夠的人力照料,因此一個長假回來後,都要好好重整屋頂才能讓整體生氣復甦。

參訪:阿登的農場(這年頭助教不好當#)

還記得學期末,從學員到助教,有人寫詩、寫散文、寫古文、寫真心話,對在屋頂的時光表達感謝,惺惺相惜的風氣至今仍然餘韻留存。也許未來的路途上我們各奔東西,但這段美好的時光會永留我心。

房子(2019)

Se-Life 是智翔助教與朋友們主辦的寒假教育營隊,透過課程、SeLife自製的自省小書、思考方法彙整,幫助高中生進行自我探索,了解自身的個性與長處。其中,有一個為期三天的房屋實作,每個人會在清大的小樹林裡挑一塊地,建造自己設計的房屋,從團隊合作中更加認識自己與他人。

在屋頂的小屋子(感謝厲害的育全拍下年輕的我❤)

我在營隊中擔任隊輔,在營期間與小朋友們一起參加活動。在這三天營期,藉由木工助教與學長姊的協助,打造了屬於我們的房子。

其中值得紀念的部分是,我終於理解助教帶我們時的心情了:

:「你們覺得蓋在 A、B、C 等地怎麼樣?」
:「我們覺得屋頂好!」
:「屋頂!」「好!屋頂!」「屋頂好!」「就屋頂!」
:「欸……你們確定嗎?要搬很多竹子木頭上去喔!甚至房子的屋頂要在地上建好再想辦法搬到屋頂上喔!」
:「屋頂真不錯。」「是阿,看看那視野。」「屋頂好!」「好想蓋在上面喔。」
:「www 那就屋頂囉。」

我說現在的小孩呀^^

🤸‍♀️團隊合作帶我飛

「一個人走的快,一群人走的遠。」

在我的經驗中,許多喜歡擔任主要籌辦人員的人們,通常也很享受自己一個人做事。因為不用花費太多溝通成本,不用處理複雜的團隊問題,不用面對被雷與雷人的尷尬事,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做事。

人生中總有些事情需要自己面對,喜歡自幹也可以說是一項優勢。但要把事情做大、做好、突破自身框架尋找更多可能性,只有與他人合作能夠辦到。

以下將介紹兩個我在載物擔任主要籌辦人員的經驗,前者是小組,後者是全國性競賽與活動。前者帶我體驗到團隊融洽的愉悅、設計思考的魅力、發表想法的技巧;後者帶我認識主辦活動、競賽的細節、面對突發狀況的處理方法(承認、面對、保持正向),還有其他許多關於他人、組織、校方的了解。

載物清時(2019)

載物清時是一份專門介紹載物近況的月刊,內容包含許多小組、家族、跨領域趣味活動、聯想文章,或是節慶企劃。創辦人是一個點子多,號召力強的學長,他對載物清時的定位為「一份屬於載物的報紙,介紹書院中各式各樣的人事物,創造一種在認識彼此之前,就先得知對方技能的機會。」以下引用學長撰寫的創辦動機:

創造載物人的知識社群:「咬一口載物的五味雜陳。」

生活在載物,身邊充滿著各式牛鬼蛇神,人人身懷絕技,然而,我們之所以能窺得這些藏在平凡臉孔後,不凡的能耐,往往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(家聚、載營、產創等等),先認識了對方,才得以挖掘。

換句話說,我們先認識了彼此,才知道彼此的特長。

有沒有一種可能,讓我們可以在不認識的狀況下,得知他人知識的光輝,再進而相識?

載物清時_專屬載物人的報紙,便是為此而生。

本學期計畫透過創辦報紙,彙整載物人的各種奇妙知識和際遇,並藉此活化載物的知識社群,增加因為知識,而相識的機率。

第二刊(上)與第三刊(下)

我在當中負責封面設計、一部分排版、文章撰寫和活動執行。

在製作載物清時的過程中,很幸運遇到了負責任能力好的夥伴,和從企劃到設計都能做的創辦人,才能在許多棘手的狀況下,讓報紙順利產出。

私心特別喜歡的頁面(點圖可放大)

清華創業日(2018~2019)

清華創業日為 清華大學為鼓勵學生實踐創新想法、輔導團隊進入產業、提供創新創業人脈與資源的一項活動。我認為可以將第六屆的清華創業日分為三個部分:競賽、資源與主活動日。

競賽部分包含了實作獎金、業師輔導與產品發表等等。當時只要通過複賽的團隊就能獲得一個月的業師輔導,決賽獲得首獎的團隊分別能獲得15萬元的創業基金。參加競賽的團隊分成三個類別:綜合組、AI組與區塊鏈組,以鼓勵學生應用相關技術。

資源部分,由校友組的夥伴拜訪創業校友,錄製與剪輯採訪影片,提供校友創業的經驗分享。目前影片尚在整理中,訪談文章可以參考清華大學創新創業資訊平台

主活動日為創業日最後一個,也是最盛大的活動。邀請科技部長陳良基、清大資工教授蔡仁松、AppWorks 董事長林之晨、91APP 董事長何英圻,還有其他眾多優秀畢業校友齊聚一堂,分享他們對產業與創新創業的看法,或是他們自身的創業經歷。

創業日當天的我與小夥伴們

我在清華創業日主要負責競賽的籌辦,工作包含行政(寄信、回信、聯繫企業、撰寫活動簡章)、行銷(製作宣傳圖、文案,協助粉專經營)、公關(與評審、競賽團隊聯繫、拉贊助、撰寫企畫書與成果報告)與管理(分配與掌握進度、注意團隊成員狀況、回應緊急事件)等。

我的工作也是許多夥伴做過的工作,如果沒有老師、學長姐、企業與同學們的協助,第一次接觸這些事物的我肯定會手忙腳亂、充滿挫折。幸好有你們一起學習、互相幫助,才讓這一切變的比較容易,也讓我在大學中,感受到自己做了一些有影響力的事情。謝謝學校與導師給我這次機會舉辦大型活動,也謝謝競賽組的夥伴這麼凱瑞、學長姐的鼎力協助。還有一位重要的人,在這半年的時間裡,陪伴我、幫助我,教導我許多事情。如果沒有你,也許我不會加入籌辦團隊,也許我不會了解到行政文件、各類圖表、Excel 的神奇魔法,不會了解大型團隊營運的眉眉角角。

這第一個半年裡走得很精采,現在是第四個半年了,祝福我們繼續成長,也感謝這些在創業日裡的回憶。

競賽組主籌的小夥伴們(競賽組全員好像沒有合照o(TヘTo))

🙋‍♀️獨自經營

記得升大學選填志願時,在大學博覽會遇見清大簡章後志願大逆轉。當初衝著簡章上寫的「追夢型大學」,除了獎學金、雙專長制度外,還有書院提供的環境和機會。

大一什麼都不懂的我,在籌劃一個叫「文化工作坊」的理想組織,想要找一種觀者不費力的媒體方式,介紹各地區的文化特色、不同階級與工作的世界觀,希望促進價值觀的溝通,也許這個世界就會多一點包容、少一點傲慢。不同人為了自身與整體利益的協調能適度讓步,世界就會少一點悲傷。

這個理想以現在的我(大三升大四)來說仍然不得以實現,但我慢慢摸索出變種但可行的方向,像是好好說一個故事,像是學習組織一個社群,像是讓自己變得更有能力。

圖像敘事(2019)

正確來說,載物清時是我第一次執行類似我理想小組的地方:運作媒體、挑選主題、撰寫文章、記錄價值。但載物清時是一項「產出」行為,我深知自己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,我需要密度更高的「吸收」過程,學習多元有創意的創作手法,才能更符合自身理念的傳遞資訊。光是要營運整份月刊,就需花費許多時間,剩餘的心力不足以讓我學習新技能,無法執行自己想做的小專案(況且我還有院外事物(課業有時面臨出乎意料的挑戰,基礎的也不好過;偶而幫忙系上、松友會幹部、打工、家人、朋友、感情,還要處理自己的身心狀況 etc)。打這些文章是把同類事物整理在一起,現實生活根本大爆炸😂)。

於是在大三上,我自幹了一個我理想的小組,叫做「圖像敘事」。

圖像敘事的課程規劃

「圖像敘事」是一個模糊的用詞,直接解釋就是以「圖像」來「說故事」。因此我認為從梗圖、插畫、漫畫到影視皆在圖像敘事的範疇裡。

所以說,我的小組是做什麼的呢?

我們學習繪圖的基本工敘事技巧,
並著重在繪圖基礎訓練上。

製作圖像敘事作品,可以利用網路上的素材,也可以自己繪製。圖像敘事小組著重在自己繪製圖片的部分:從內容發想到繪製產出。我們關心如何組織故事、將思考圖像化,如何將所構想的內容最自然的表現出來:既符合人類直覺,又能引發共鳴與美感。

運作的方式分為兩個部分:創作作品和學習當周主題。希望透過小組成員自行規劃期末作品與課程內容增加動力,並在實做中學習相關技巧、其他想要學的技術。

學期末,小組成果出爐,是一本圖像故事書,像是給小朋友看的小圖書。
(故事中的冰山美人,其實是仁齋書房裡的奇異鳥娃娃
點這裡看期末成發小書

期末成發(由陳明繪製封面)

實際運行時碰到的困難,也是大多小組碰到的困難:小組成員本身已生活爆炸,希望減輕小組負擔;創辦人,也就是我,沒有實際足夠的能力教導專業技術,有時候是靠組員分享……。

但我在這學期遇到了自信問題,原來一個人營運小組會那麼孤單。

於我而言,這次經驗學習到很多東西,也認識一群對畫圖有興趣的院生。這使我開心,但跟往常不同,我覺得有地方出問題了,這並不是我想要的小組。

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對小組有所期待,那當我需要一點建議,需要討論時,該怎麼辦呢?當我希望給小組成員足夠完整的體驗時,我一個人做不了全部怎麼辦(像是行銷與宣傳。營運、備課與製作成發已經是我的極限了)?還有當我要技巧性協調小組成員投入更多時,我不能夠一個人演戲。我實在需要一位夥伴。

另一方面,是我了解到我的侷限性。

記得國中時簡忠威畫室的老師們,耳提面命的提醒我們基本功的重要性。即使我從未進入官方的美術教育體制,也持續以達文西等人當作我的偶像,希望有良好的基底能向上學習。然而經歷這次小組,我意識到,如果我沒有要走上遊戲繪師、動畫師、畫家、老師等道路,而是往我目前比較可能且嚮往的企業走的話,我需要的是更多的設計能力。

我需要走出插畫、人物、場景的圈圈,因為我的學科背景、目前的潛力和對工作的期待,設計是比較符合我特質的路線。而設計不是畫畫,設計關心觀察、思考、安排,解決問題。不再只有畫地符合期待是最重要的。這讓我一改前期對設計只是輔助的態度,而想從零開始學習設計。

FreeStyle 設計讀書會(2020)

大三下,經歷過去兩年半的探索,我決定拿這半年好好休息、沈澱、思考,放過自己(?)。

身為不務正業的雙專長學生,通才的沒有專業似乎是一種宿命。在自嘲與一點我還年輕的自信下,我解下馬尾,甩甩手,爬上床睡覺。對,我還要補我過去兩年半失去的睡眠與體力(請勿模仿補眠模式,醫生不會贊同)。

這學期是我大二以來修課最愉快的一學期,也是英文最多的一學期,修了主修人類學以來遇過最難的課、服科所與設計相關的課程。我目標明確,動力滿滿,期待自己善用這段時光。

於是我找了一些對設計有興趣的朋友,組織FreeStyle設計讀書會,希望在壓力最低的情況下擁有最多的學習。另一方面,也一改上學期備課自幹的緊張,而是以問題討論與作品欣賞為主,讓每個人說話,發表看法。一來增加參與感,二來也讓聚會內容由各位分擔(這種組織經營方式,由同學期參與的毛毛朋友詩社啟發,感謝毛毛們的智慧ヽ(✿゚▽゚)ノ)。最後要補充的是,身為載物導師與藝設系老師 Sophie 的加入後,還能享受到專業的補充,是一件幸運的美事。

設計讀書會的規劃(書沒有全部讀完,另外期中爆炸後,六月開始的計畫沒有執行)

這些討論讓我理解到,出去闖的可能性比我想像中來得高,產業界也比我想想中更重視技能以外的東西(但技能是基本條件)。我知道經過這些討論不能代表我有什麼成長,但能夠跟業界工作者接觸並聽取經驗,在大三的這個階段,無疑對我十分珍貴,也讓我更加清楚眼前除了學術以外的道路。同時,我也意識到學術經驗的重要性,因為學校與產業是有差異的,能夠吸取雙邊所重視的訓練,對於整體職涯與人生皆有幫助。

結論

對於我所感受到關於載物的環境特質,我會用以下四點總結:

1、充滿人情味、積極主動、特色各異的社群

Her colleagues were all brilliant and odd, quick to help and argue, ambitious
and humble. [ Still Alice p.51 ]

2、充滿交流互動的(公共)空間
但我們不是個舒適乾淨的宿舍,搜尋引擎一查就能找到囉!但這兩年翻新家具、空間改善團體與齋團隊的努力後,多少有些改善,只是整體建築與格局仍屬老舊。

3、熱情的共學團體
祝福未來每一屆院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團體,一起成長。

4、創新創業跨領域小組
對於創新創業跨領域玩夠的人,也能轉到厚德或天下闖一闖!

未來

下學期是我的大四,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年。除了學習,我希望在這一年能整理與傳遞在這三年間所學習到的事情。因此,我接下產業創新課程的助教,將規劃一學年的課程,與藝設系的室友惟琳一起經營設計產業小組。目前規畫是設計讀書會的延伸,從視覺設計到使用者體驗等。

另一方面,也要努力找實習,希望能進入喜歡的公司,在畢業時與產業接軌,學習兼賺錢。往自己喜歡的生活前進,為社會貢獻價值。

若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多拍幾下左邊的掌聲(至多50下!),我會感到很開心~謝謝您的閱讀。

--

--